2016年2月14日 星期日

務實看台灣與亞洲的農業困境

請先看前一篇「如何將中國與亞洲帶進21世紀?」

        一位大陸來的學者跟我說,亞洲應該繼承傳統,繼續發展「精耕細作」的農業模式。
        事情一點都不單純。十九世紀的亞洲農業可以是「精耕細作」,因為大家的平均所得都偏低,也沒有進口的廉價農產品競爭;21世紀的亞洲農業還想「精耕細作」,恐怕非常地困難,需要極高的想像力與精密的分析、籌劃來進行21世紀所需要的完整配套。

精耕細作的必要性
        亞洲人均耕地小,必須要靠精耕細作,提升單位面積的產量,才能養活自己。此外,必須要靠精耕細作的模式,才能維持農村的傳統自然、人文景觀,而使得我們的後代可以通過農村的地景、地貌、生活模式、文化去跟歷史產生豐富的互動和接觸。(參見「跟激進的天然獨告別」)

精耕細作模式的必要配套
        然而,當代農業無法擺脫21世紀市場經濟的競爭。從市場經濟的觀點看,農業要存活下去就必須達成適當的「人均產值」(而非「單位面積產值」)。
        這是因為:不管「單位面積產值」有多高,如果農業的人均產值太低,農業人口的所得就會低於其他行業,因而導致農業人口流失。
        可惜的是,精耕細作雖然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產值」,卻不利於「人均產值」(人均耕作面積太小,乘以單位面積產值後,人均總產值還是偏低;美澳的工業化生產人均工作面積是亞洲的數十倍到數百倍,即便單位面積產值低,人均總產值還是數十倍於亞洲),因此日、韓、台社會裡的農業人口就大量地流失了。
        因此,除非政府有效地對農業人口進行所得補貼,或者增加農村的非農業所得(推動「半農半X」的經濟模式),以便補足「精耕細作」與其他行業的所得落差,否則根本留不住農業人口——人均所得越高的社會,這問題會越嚴重。
         從現實角度看,大概必須三管齊下,同時推動「在保留必須之農業文化的前提下,合理擴大耕作規模」&「有效促進農村『半農半X』經濟模式,以增加非農業所得」&「政府給予適當的所得補貼,以便讓農村的最終所得接近其他行業」。
        如何擬定這三個大戰略的主軸,以便將農業與農村發展納入社會整體發展計畫中,這才是真正的「農業政策」的起點。
        以德國為例,他們就是先擬出最適生產規模為每戶40公頃,然後再從政策上引導大農場分割(或分租)為40公頃左右,並且通過有利於小農地整併出租的政策,使得小農地在不需變更產權的前提下合併出租。十年下來,德國的農戶耕地面積逐漸往40公頃靠攏過去。
        台灣呢?農委會對於農業的政策想像仍舊停留在「產值」,而不曾去思索農業對環境、文化與歷史的貢獻,以致任由農村凋零,農地毀棄。
        這樣的台灣,可以說是有農業政策嗎?

精耕細作與自由貿易間的「緩衝帶」
       上面三大主軸已經不好搞(概念還容易,確實盤點現實條件而擬出可行的具體計畫和細部配套,那才是考驗),我們卻還必須在WTO架構下發展出新的「緩衝機制」,並且在內部的農業發展政策上有合適的戰略。
        否則,在既有WTO制度下,亞洲精耕細作的農產品根本無法跟進口糧食拼價格。
        這些策略可能包括:促成每戶耕地面積朝向「兼顧經濟規模與文化保存」的最佳規模發展;飼料糧食進口,其他供人食用的農產品盡量自產等。

台灣必須有自己的農業政策與配套
        台灣的農業文化、人均耕地、人均GDP、城鄉地理距離等條件都跟歐美截然不同。我們必須根據自己的歷史、文化與自然資源條件制定自己的農業(農村)發展目標,並且據以擬定自己的配套措施,而不該不明究理地抄襲歐美(甚至日本)的農業政策。
        我們必須儘快戒絕過去那種「只管GDP產值,不顧其他一切社會發展指標」的盲目貿易談判模式,否則隨著農村的瓦解,我們即將失去的將包括許多寶貴的文化傳承,甚至值得珍惜的人性特質,而變成一群空洞、冷血、唯利是圖(或只有意識形態而沒有人性)的行屍走肉!

台灣的農業、農村與文化願景到底是什麼?
        台灣過去有關獨立的論述幾乎都停留在「驅逐外來政權」的淺薄政治層面,頂多涉及國族意識,卻沒有具體的台灣社會發展願景。
        然而,農村與農業不只攸關糧食安全、飲食衛生、環境保育,還攸關農村文化、歷史(自然與人文)景觀,我們跟過去的連結,以及整個社會未來的文化質素與人的情感、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