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如何看「九月大戲」

       這齣劇的戲碼不能叫「馬王鬥」,應該叫做「大亂鬥」──馬王鬥是藥引子,底下百家爭權,沒本事的人才把它拿到檯面上演演得轟轟烈烈,有本事的人鴨子滑水,全在私底下作業。王金平的機場記者會只是大家看得到的部份,誰知道他上飛機前打過多少電話,接到過多少電話?誰知道國民黨考紀會裡有多少人已經收到兩陣營發動的關切電話和施壓電話?誰知道國民黨內「本土派」跟民進黨高層有過多少電話?決定時勢發展的不是我們在電視、報紙上看到的部份,而是我們看不到、聽不到的部份。
       先說是非,再說政治效應。

        首先,這次的事件是是非非分成許多層次和面向,甚至彼此矛盾;但必須一碼一碼,清清楚楚一條罪一條罪地判,不要一罪抵一罪地便宜了事,更不可以功過相抵,「事緩則圓」地扯爛污。馬英九對王金平開鍘,不能因為這樣子讓你爽,就不去計較他紊亂憲政體制;反過來說,不能因為馬英九跟特偵組紊亂體制,就不問是非地饒了王金平和柯建銘。絕不能因為馬英九該打50大板,王金平也該打50大板,就兩相抵銷,最後人民又是惟一的輸家跟冤大頭。寧可王金平坐牢,馬英九跟著坐牢,人民省掉他們兩個以後的各種禮遇費。
       其次,王金平是有打電話,法律上算不算關說讓學法的人去講;要說對價關係,只要在預算審查的敏感時機打電給行政機關首長,誰會笨到聽不懂「關切」電話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這不就是對價?(嗯!馬英九突然腦金開竅了!)法律上有沒有「對價的具體事實」是一回子事,實質上有沒有威脅到行政機關是另一回子事,這是兩碼子事,不該當作一回子事來談。觸法則法辦,未觸法而有實質上的關說或對價「效果」,或舉止不當,就該想其他辦法適當地解決或處分。不可以說「因為沒觸法,所以就沒有政治責任」。
       所以,如果馬英九紊亂憲政體制,那就罵馬英九紊亂憲政體制,但不可以因此不去問王金平該負什麼責任;王金平如果沒有違法,就該說他沒有違法,但不能因此就不去追究他的動作實質上是否會發生等同於關說的對價效果或者該不該負政治責任。
       還有,是非歸是非,政治現實歸政治現實。洪秀柱到機場,手老是伸到王金平身邊,狀似親切,實際上旁邊的人鼓掌時她幾乎都不鼓掌──王金平鬥輸好處歸她,王金平鬥贏她也不得罪任何一人。這樣的人上台不一定比王金平更好,但也不能因為這樣就饒過王金平。
       同時,我們要清楚地看所有政治人物在這一系列事件裡如何表態。蔡英文和蘇貞昌都只敢罵馬英九而不敢提王金平和柯建銘,你現在可以說是因為事實還沒全盤了解所以他們態度審慎,但是如果他們以後一直都不去碰觸王金平和柯建銘的責任問題,那就表示選蔡英文或蘇貞昌當總統,跟選個國民黨的王八蛋當總統沒太大差別。
       假如民進黨一直把矛頭對著國民黨和特偵組,而一直逃避王金平和柯建銘的責任問題,那就表示王金平 and/or 柯建銘在民進黨內的利益勾結盤根錯節到多麼深廣,以及「政黨惡鬥」這個詞是多麼地虛假、不實和作秀。
       這一場政爭可以引發國民黨內的內鬥而鬥垮馬英九的接班人(甚至馬英九自己),使得國民黨重新團結在腐敗的力量裡;也可以是國民黨內鬥後表面上馬英九勝利,並且把自己的人安插到立法院長寶座去操作立法院,變成後李登輝時代唯一掌控黨政軍與五院的實質獨裁者;也可以是國民黨分裂後讓民進黨有2016的執政機會,也可以是國民黨的分裂導致民進黨的內鬥白熱化(2016卡位戰提前上演)和分裂,以致授與第三黨影響政局的更大空間,也可以是兩黨內鬥後抖出更多政治上的醜陋,讓公民對台灣的事實有更深入的了解。……我還沒說完,也說不完,大家耐心觀察與學習吧。

       政黨的輸贏不是重點,公民的輸贏才是唯一的重點。